佛弟子供奉財神對嗎 供奉觀音財神的屋子能打掃嗎
信佛不供財神。佛家從來也不供什么爺呀、奶的,不供這些東西,這都不是佛教的語言,什么老母啊、什么娘娘啊,什么奶奶的,還有什么爺爺?shù)模蹅儚膩聿还槭裁床还柏斏駹敗蹦兀繛槭裁床还┻@些東西?因為他和佛教的教義不一樣。
1.教義不同
佛教教義是什么?舍得舍得——當(dāng)你布施的時候自然就得到財富,你不布施不會有財富的。比如說我們不斷布施,就像井水似的,你不斷地往外打,這個井會不會枯干?它不會枯干的。那新水不斷地往井里流,那個渠道越流越快,越流越寬,水反而多了。如果你這個井水老不打——你不布施,這口井就會變成什么?原先進水的通道都會被泥土膩住了、堵塞了,最后變成一口枯井,水也會變臭的。這個財產(chǎn)也是這樣,當(dāng)一個人有了財產(chǎn)的時候,一定要學(xué)會布施,有多就多布施,有少就少布施。當(dāng)布施的時候我們的財產(chǎn)就會接著繼續(xù)來,同時我們身心也會健康,而且也會達到一種社會安寧,這都是很好的事情。
所以說財富應(yīng)該從布施這兒來,從這兒生福報。這個財不是從哪兒來——你供個財神爺,反而還失去了生福報的機會。
比如說有的家來要飯的了,或出家人來乞食——特別是要飯的來了,這一摸兜啊,這有十塊錢,尋思給他吧。回頭一瞅財神爺在那塊兒呢,尋思:我天天求財神爺,沒有人給我一分錢,我憑啥給你十塊錢哪?得了,我給你一塊吧。完了,機會失去了,幫助人的機會失去了,甚至又不給人家了。
所以說這個“財神爺”的教化是打著一種妄想,而且是一種懶惰的想法,想什么空中掉餡餅啊、守株待兔啊,等等,全是一種懶惰、想發(fā)財?shù)南敕ǎ@是不正確的。
我們應(yīng)該正確地想到怎樣增加財富
應(yīng)該以法財為勝——布施、做善事,這樣財產(chǎn)就會源源不斷地過來,這是正確的。所以說財神爺應(yīng)不應(yīng)該供,大家就明白了,是不應(yīng)該供的。
供了以后還障我們的道
我們成天地就想:錢哪、錢哪……那腦子老想錢,那錢能使我們“生病”——不是說錢被多少人摸了以后能生病,當(dāng)我們想到錢的時候,實際上我們的很多“病”就會生出來了。所以說沒錢的人、不要錢的人是沒有這種病的;要錢的人、摸錢的人都會有一種病。過去我也講過,這個就不多說了,錢這個東西一定要注意。我們在這個社會上都是有責(zé)任的。因為這個社會不是一個人的社會,是大家的社會;也不是一個人生存的社會,是大家共同存在的社會;也不是一個人幸福的社會,是大家幸福的社會。也就是說有了錢,應(yīng)該是互相幫助的社會。
過去佛經(jīng)有那么個故事:一位老者,他沒兒沒女,吃飯的時候就吃仆人的飯菜,穿衣服打補丁。但是家里特別有錢,誰要上他家要飯,他誰也不給,非常吝嗇。最后死亡的時候,家里有三車黃金。當(dāng)然不是現(xiàn)在的汽車了,那時候古代,我估計是小板車,那一小板車得裝多少黃金?還不得裝個一噸半噸的,是不?有這三車的話,就三車裝一噸黃金或一噸半的黃金,你想一想這多少財富?三車黃金,沒有接收者,也沒兒沒女,最后給送到國王那兒去了。國王突然來這么大財富也不知道怎么辦,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就為這事問佛去了。佛就給他講了這個人過去的歷史,說這個人為什么有錢呢?因為前生他看到一個出家人來乞食,他就給出家人一缽飯,他沒想到這個出家人是一個辟支佛。出家人就吃他布施的飯,吃他的飯以后,他生生世世不缺金錢。你看這福報多大?是布施得來的。但是呢,當(dāng)給和尚這一缽飯后,他又后悔了,心里合計:這缽飯給他,我也不認得他,還不如給我的仆人吃,仆人最起碼也能給我干點活啊,他有點后悔。所以由于后悔的原因,他生生世世都穿仆人的衣服、吃仆人的飯,佛說這是他的前生。后來國王問了,他今后會怎樣?佛說由于吝嗇成性,就是特別吝嗇,他會下地獄。你看他又不偷不搶,自己攢的,最后他因為吝嗇的果報,下到地獄,永不得超生。這“永”啊,就是時間很長的意思。所
以說我們在這個社會中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,什么問題?就是說這個社會是大家的社會,一定要把你的財產(chǎn)拿出一部分服務(wù)于社會,服務(wù)于所有困難的人,這是我們做人在這個社會生存的道理。比如說你坐汽車、走路,那公路誰修的?不是大家出錢修的嗎?等等的事情。所以這個社會是個集體的社會,我們應(yīng)該服務(wù)于所有的大眾和眾生,不要吝嗇,這是我們的發(fā)財之道、修行之道。
所以說供財神爺?shù)姆椒ǎ皇欠鸾痰姆椒ǎ皇钦怼N覀儾粦?yīng)該用錯誤的思想、錯誤的形象來引導(dǎo)我們,這樣的話會給我們引偏了。(摘自·《吉祥經(jīng)講記》)
能供的。
最好是供武財神,就是關(guān)公。關(guān)公是佛教的護法。還有財寶天王也很好。另外還有藏傳佛教的黃財神,黑財神,紅財神等,都是佛教中的財神。
即使民間財神,也是可以與佛菩薩一起供的。放置在佛菩薩旁邊就可以。
達真堪布開示:變鬼神為護法與眾生結(jié)善緣
我們皈依佛以后,不能皈依天魔外道,不能皈依世間鬼神,不能以他們?yōu)檎嬲酿б捞帲强梢怨┓钏麄儭?/p>
皈依是四種決心:以佛為導(dǎo)師、法為道、僧為道友、上師為真正怙主的決心。我們對鬼神肯定沒有這些決心,沒有這些決心就沒有皈依,在沒有皈依的情況下可以供養(yǎng)、贊嘆、禮拜他們。尤其是那些善神護法,他們雖然都是屬于世間的,但是他們都護持佛的事業(yè),都護持世間行善斷惡的修行人。
很多人都有這種情況,以前家里供神,現(xiàn)在機緣成熟,皈依上師三寶了,要設(shè)佛堂供佛,但是又想繼續(xù)供神,心里很矛盾,這沒有什么關(guān)系。佛普度眾生,那些神不也是眾生嗎?佛對每個眾生都一樣,沒有一點點區(qū)別,佛對自己的親生兒子的慈悲和對一切眾生的慈悲是一模一樣的,佛對自己父母的感恩和對一切眾生的感恩是一模一樣的。佛跟自己的兒女、自己的父母在一起有什么不行的?我們總是用凡夫心來想這些。
供奉和皈依是兩個概念,我們究竟的皈依處是上師三寶,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需要善神護法的幫助。神需要人的供奉和贊嘆,人也需要神的護持和保佑——人和神不能分開。佛講過很多供神的方式,密宗的修法當(dāng)中也有很多供神的儀軌。我們天天念誦的《八吉祥頌》里面有:世間的八大護法,我恭敬地頂禮;世間的八大天女,我恭敬地頂禮。這是佛說的,佛也恭敬地頂禮了世間護法神,這是人和神之間的一種禮貌。人與人之間也是,應(yīng)該有禮貌。以前人很有禮貌,現(xiàn)在末法時期,人與人之間沒有禮貌、沒有恭敬,所以人的福報越來越淺薄。
哪里都有神。每個人都有護持自己的神,每個家都有護持這個家的神,樹也有樹神,橋也有橋神,水也有水神,還有天神、地神、財神,很多很多。有的人用神通到了神的世界,看到有的地方的神特別窮,因為當(dāng)?shù)厝瞬还┓钏麄儯挥械牡胤降纳駞s特別富,因為當(dāng)?shù)厝硕脊┓钏麄儭?/p>
我們無論到什么地方,去寺院里也好,去居士家也好,去別的地方也好,做一些法事的時候都要先供地神,然后供天神。借他們的地方跟他們打招呼,請他們保佑幫助,那樣的話法會就會很順利、很圓滿。
做事情之前先打個招呼,這不是很正常嗎?人也是啊,你隨便到一個地方,不打招呼就辦事,那肯定會遇到麻煩;如果打招呼了、送禮了,然后辦事就能順利了,就好辦了,道理一樣!我們現(xiàn)在都是學(xué)佛人、修行人,也需要別人的幫助。如果我們跟那些鬼神的關(guān)系搞好了,他們也會關(guān)心我們、幫助我們,不會給我們造成障礙。現(xiàn)在很多學(xué)佛人都有這種障礙,修持上有很多違緣,家里不平安,事事不順利,自己的心情也不好,慢慢地,學(xué)佛修行的心就退了。
很多人都不懂裝懂,“我信佛了!我才不供這些呢!”然后就輕視、毀謗、舍棄他們。他們有神通,知道你的想法和行為。他們還沒有解脫,相續(xù)中也有我執(zhí)我愛,也有貪嗔癡慢疑。盡管他們沒有多大的能耐,但是也比你厲害,如果想找你麻煩,你根本沒有辦法對付。你想送走他們,哪有那么容易?你的家神也好、財神也好,如果跟你沒有緣分的話,他不可能找到你,也不可能來到你家。你輕視、毀謗、舍棄他們,他們不可能不找你麻煩、不制造障礙。今天家里出事兒了,明天生病了,這些事大部分都是他們做的。這也是你自己的因果啊,本來應(yīng)該結(jié)善緣的眾生,你沒有結(jié)善緣,卻跟他們結(jié)惡緣了,惡有惡報,這都是報應(yīng)!
惡有惡報、善有善報,一點點也不會有差錯。你尊重他們、供奉他們、贊嘆他們,讓他們高興、滿意,跟他們結(jié)善緣,好好地跟他們相處,就象跟人相處一樣,他們反過來也會敬重你,保護你,幫助你,那個時候他們都變成你的善神護法了。你跟他們結(jié)惡緣,他們就變成你的惡鬼了,肯定會傷害你、干擾你,找你麻煩。你把他們視為魔了,他們就是魔,就會折磨你。
如果你不僅自己學(xué)佛修行,還帶著他們修,把功德回向給他們,他們也是眾生啊,知道你的心是那么善良、那么寬闊,肯定會感動。他們會伏在你的面前,跟你學(xué)、跟你修,這不就是救度眾生嗎?一定要傷害他們、送走他們嗎?送哪里去?這就是他們自己的地方嘛!他們是這個家的神,特別愿意保護這個家。你認為是你的家,他認為是他的家,于是就發(fā)生矛盾了。但是你能爭得過他嗎?這是不可能的事。
財神也是。你認為這是你的財,他認為這是他的財,實際上是你們兩個共同的財。有時候你贊嘆贊嘆他們,有時候供奉供奉他們,他們就會好好保護你的財產(chǎn),這樣就會吉祥,就會圓滿,這么做不是很容易嗎?其實跟他們很好相處,跟人相處才不容易呢。你看身邊的人,有的是你的冤親債主,你無論怎么做他也不滿意,還會傷害你。這些鬼神都特別講道理,你對他們好了,他們肯定對你好,很容易高興,很容易滿意,跟人不一樣。你跟他們成為好朋友,人和神的力量結(jié)合在一起,那樣一切都會順利的。
這些鬼神也是眾生,都有佛性啊,我們一切都要觀清凈嘛!你沒有觀清凈,還把他們當(dāng)成鬼,當(dāng)成自己的障礙了,這都是自己的心!你把他當(dāng)成鬼,他就是鬼;你把他當(dāng)成佛,他就是佛。我們還沒有認識到這些,真正認識到了,他們就是佛;我們沒有認識到,他們就是眾生。我們不是對每個眾生都發(fā)慈悲心、都發(fā)菩提心嗎?那個時候你的慈悲心哪里去了?你的菩提心哪里去了?皈依法的時候說,不能傷害眾生,一定要饒益眾生,這個時候你怎么做的?這些不都是眾生嗎?你傷害了他們,這不是傷害眾生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