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道吉日以什么為準 正月十二是黃道吉日嗎
黃道吉日考究之基
吉日之選,關(guān)乎人生要事,擇之不當,事倍功半。黃道吉日究竟以何為準,方能順天應時(shí),趨吉避兇?
歷法為根基
黃道吉日之選,首重歷法。歷法為時(shí)間之尺度,記錄天文歷象,推演吉兇禍福。我國歷法源遠流長(cháng),其中以《黃歷》為最負盛名。
《黃歷》又稱(chēng)《通書(shū)》,將一年劃分為二十四節氣,標明每月朔望、宜忌、吉神兇煞等信息。黃道吉日,即《黃歷》中標注為宜嫁娶、開(kāi)業(yè)、入宅等吉事的日子。
天干地支定吉兇
《黃歷》中的吉兇判斷,基于天干地支的五行相生相克原理。天干地支,乃中國古代紀年、紀時(shí)之用,以十天干(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)和十二地支(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組合而成。
天干地支相配,成六十甲子。每一日,都有對應的天干地支,稱(chēng)為日干日支。日干日支與特定五行相對應,進(jìn)而衍生出吉兇屬性。如甲木生于子水旺盛,則日干日支相生,為吉;丁火生于亥水衰弱,則日干日支相克,為兇。
宜忌避煞為原則
黃道吉日為宜事之日,但在選擇時(shí),還需考慮宜忌避煞等因素。
宜:逢天德、月德、天德合、玉堂、司命、金匱等吉神降臨之日,為諸事順遂之良機。
忌:逢黑煞、歲破、大煞、天刑、地刑、月刑等兇神值日之日,為行事不利之日,宜避開(kāi)。
避煞:黃道吉日遇有沖煞,如年煞沖克本命生肖,月煞沖克出生月,時(shí)煞沖克出生時(shí)辰,也需另?yè)窦铡?/p>
其他參考因素
除了歷法、天干地支、宜忌避煞等主要因素外,擇取黃道吉日時(shí),還可以參考如下因素:
個(gè)人八字:八字乃個(gè)人出生年月日時(shí)對應的天干地支,可反映個(gè)人五行強弱、喜忌。
五行生克:擇吉日應考慮與個(gè)人八字的五行生克關(guān)系,取相生相合之日。
生肖屬相:民間也有以生肖屬相匹配吉日的習俗,即擇取與自身屬相相合相沖之日。
黃道吉日之選,以歷法為根基,輔以天干地支定吉兇,遵守宜忌避煞原則,并結合個(gè)人八字、五行生克、生肖屬相等因素,綜合考量,方可得吉日良辰,趨吉避兇。